学部新闻

当前位置 : 首页 > 部情总览 > 学部新闻

我院2名教师入选浙江省“万人计划”

来源 : 医学部     作者 : 医学院     时间 : 2020-06-01

日前,浙江省252名2019年浙江省“万人计划”杰出人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学名师和青年拔尖人才等高层次人才名单公示结束,我院汪虎、隋新兵2名教师榜上有名。


个人简介:

suixinbing

隋新兵


1982年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杰青、浙江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浙江省高等学校“院士结对培养青年英才计划”入选者、杭州市全球引才“521”计划入选者。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肿瘤相关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

孜孜探索 为肿瘤学做出更多贡献

今年38岁的隋新兵已经是资深的肿瘤学方向学者,他发现了大肠癌化疗增敏的三个新靶点PCDH17、SOCS3、KDM6A;部分建立了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耐药的方法学体系;研发了一种肿瘤光热治疗的新材料。

在成为中西医结合肿瘤方向的教授之前,隋新兵曾经是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的一名医生。“如果我每天仅用已知的医学知识去诊治病人,并且像流水线一样的操作,治不好的病还是治不好,我也不会在医学上有更大的进步,帮助患者的能力总是有限。”这个想法一直萦绕在作为一线医生的隋新兵心头。

经过深思熟虑,隋新兵决定出国深造。但获得国外名校访学的机会并不十分容易,隋新兵采取了“广撒网”的策略——按照美国常青藤名校的排名投递简历,前前后后投了上百封申请书。他的努力最终得到了回报,在2016年,哈佛医学院的一位教授看中了他,他也有机会成为了哈佛医学院的访问学者。

在出国前,隋新兵就对一个现象有疑问——男性为何比女性患膀胱癌的概率更高?到了哈佛后,他就膀胱癌的问题第一次接触到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基因敲除小鼠动物模型进行研究。在哈佛大学导师的引导下,通过对小白鼠基因更改后的研究,他们证明了男性由于染色体的特质,患上膀胱癌的可能性比女性要高。

在团队老师段婷眼中,勤奋和自律是隋新兵最大的特点。2017年隋新兵来到杭州师范大学,为了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科研中,他经常晚上直接睡在办公室里。一张沙发,一条被子,就解决了他的休息问题。办公室里还有个衣柜,里面整齐地挂着几套西装,“第二天起来,窗帘一拉,衣服一换,就能直接出去参加会议了。”隋新兵笑着告诉记者。此外,他每天只吃早餐和晚餐,再喝一杯咖啡,这让他在白天更有精神。“一个健康的身体对科学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隋新兵指着办公室门口摆放着的三架自费购买的健身器材,告诉记者,每当长时间工作后,他就会做一些运动来缓解疲倦和保持精力。

通常,隋新兵只有周末有时间回家陪伴家人,其他的时间都用在了教学、门诊和研究上。他说:“我要用我所学,救治更多患者。”


个人简介:

wanghu

汪虎


汪虎,1986年出生,2019年浙江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019年度杭州市属高校优秀青年博士。长期从事成体干细胞稳态与衰老的表观遗传学机制研究。现任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委员,国际血液学学会(ISEH)会员。Aging杂志审稿人。

深入研究造血干细胞 让人健康衰老

“干细胞衰老”研究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个前沿科学领域,汪虎团队长期致力于对造血干细胞的研究。他们以造血干细胞为切入点,利用基因敲除小鼠模型和已经建立的慢病毒介导shRNA文库和连续移植的技术手段,从而筛选出对造血干细胞自我更新和多系分化能力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的功能基因。他的研究成果使得人们对造血干细胞衰老内在本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临床研究利用干细胞移植对抗衰老及治疗相关疾病提供了有价值的思路。

“能在博士毕业当年来到杭州师范大学衰老研究所,我觉得是机会选中了我。”汪虎说,人口老龄化和老年病的高发已经是中国乃至全球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而实现健康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共同的愿望和需求,能为衰老研究做出自己的贡献,非常值得。

在汪虎研究干细胞衰老的分子机制及抗衰老药物的时候,他发现,近年来,干细胞衰老是组织器官衰老的源泉,由此,他从人体的衰老机制研究入手,研究造血干细胞衰老的命运决定,他经常在实验室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为的就是能够开发出相应的抗衰老药物,为衰老退行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在研究造血干细胞的过程中,汪虎团队以表观遗传学为研究切入点,分别发现并阐释了衰老及稳态维持过程中,DNA甲基化,RNA甲基化和组蛋白乙酰化分别调控端粒及细胞内重要的信号通路的机制,并分别揭示了其对于造血干细胞稳态和衰老的作用。

在前期的理论研究成果上,下一步汪虎团队将以成体干细胞稳态维持和衰老问题为导向,建立极具特色的以缺失各种表观遗传修饰基因的小鼠成体造血干细胞为对象的动物模型研究体系,开发高效准确的表观遗传检测方法和干细胞功能评价方法,努力推进表观遗传调控在造血干细胞稳态维持和衰老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